外賣市場或許要變天了。
近日,京東正式宣布啟動外賣業(yè)務,平臺聲稱,2025年5月1日前入駐的商家,將全年免傭金,“0傭金”的政策迅速引發(fā)市場關注。隨后,“京東黑板報”再度發(fā)文稱,自2025年3月1日起,京東將逐步為京東外賣全職騎手繳納五險一金,為兼職騎手提供意外險和健康醫(yī)療險。繼給快遞小哥繳納五險一金后,京東再次成為首個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的平臺。
接連的兩個動作,指向了外賣市場普遍存在的高傭金擠壓商家利潤、騎手權益保障不足、食品安全隱患等行業(yè)痛點,市場的集中討論下,京東入局外賣市場的這一舉動,也被視為對美團、餓了么“雙寡頭”格局的正面挑戰(zhàn)。
0傭金、交社保、有堂食
招招打在外賣行業(yè)的痛點上
啟動外賣業(yè)務后,京東App首頁的“秒送專區(qū)”中,已經開辟了獨立的“品質外賣”入口。據京東外賣相關業(yè)務人員透露,目前,京東外賣已在全國39個城市上線,已有近20萬餐飲商家申請入駐,并仍在高速增長中。其中,部分城市訂單量增長超100倍。
市場給出的反饋驗證了京東當前的打法確實擊中了行業(yè)痛點。
需要了解的是,一直以來,外賣平臺的傭金結構都飽受爭議。以占據外賣市場約70%份額的美團為例,此前,有報道稱美團傭金率高達15%-20%,甚至有傳言稱其傭金率高達30%。這些信息雖難以考證,但商家“苦高抽成久矣”卻是事實。就在京東2月8日正式上線外賣專區(qū)后,美團便在2月9日辟謠稱,30%的高額傭金嚴重失實,“平臺實際收取的商戶技術服務費(即傭金)僅為6%-8%,且僅在商家選擇美團配送服務時才會產生額外的履約服務費?!辈贿^,具體的額外履約服務費并未公布。
從美團的積極回應不難看出,京東外賣的“0傭金”政策,直接針對商家最敏感的運營成本問題,動搖了外賣業(yè)務的核心。且基于這一政策,“0傭金”并非單純的價格戰(zhàn),而是通過降低商家成本,吸引優(yōu)質商戶形成差異化競爭。這一點也與京東外賣“品質堂食餐飲商家”的招募核心相契合。
此次的招募條件中,京東要求入駐商家必須為有“線下實體店資質”的“品質堂食餐廳”,且商家的大眾點評評分需在3.8分以上,由此來過濾“幽靈廚房”和低質商家,提升食品安全標準。而這一策略與美團、餓了么早期快速擴張時的“數量優(yōu)先”的模式形成鮮明對比,更符合當前用戶對品質的需求。
在此基礎上,京東宣布為外賣騎手繳納五險一金,更直接將市場討論推向高潮。要知道,盡管此前外賣行業(yè)也有保障騎手權益的相關嘗試,但遲遲難有進展,而京東作為先行者,這一舉措直擊行業(yè)長期以來形成的“眾包模式”的弊端,即騎手缺乏勞動合同和基礎保障。而社保繳納將重構平臺用工模式,從靈活用工轉向規(guī)范化雇傭,雖然短期內可能增加平臺成本,但長期有助于提升騎手的留存率與服務質量。
從這幾個動作可以看出,京東對當前外賣市場的痛點已經有深入洞察,此次高調入場不只體現出京東自身之于外賣領域的優(yōu)勢,也有可能在其帶動下,重塑行業(yè)秩序。
從品質電商到品質外賣
人文關懷助推行業(yè)秩序重塑
事實上,京東發(fā)力外賣市場這一消息剛出來時,看好的聲音就非常多,其中一個重要原因就在于品牌信任。
回過頭看,在電商發(fā)展之初的高強度競爭階段,京東之所以能夠逐漸站穩(wěn)腳跟,主要原因是抓住了當時市場的兩個痛點,一個是通過自營模式保障商品品質、另一個是大力建設物流體系,實現“當日達”、“次日達”,通過建立效率標桿驅動物流行業(yè)整體的效率提升,這兩點至今仍是京東電商的差異點所在。
如今,京東入局外賣也是如此,在紅海市場看準行業(yè)痛點,并著力于解決痛點,是京東已經走通過的路,兩者的相似之處在于,在被調動起的海量市場需求中,滿足人們對品質的追求。
在這個過程中,不僅京東品質電商的標簽逐漸深入人心,京東創(chuàng)始人劉強東的企業(yè)家精神也得到廣泛認可。此前,劉強東就曾多次強調“員工是企業(yè)核心資產”,京東為快遞員繳納五險一金的舉措也已延續(xù)多年,此次將社保覆蓋至外賣騎手,也可以視作企業(yè)價值觀的延續(xù)。
而基于從消費者市場、就業(yè)人群的權益保障的角度出發(fā),這樣的人文關懷甚至能夠助推行業(yè)秩序重塑。
一方面,京東作為一個新的外賣平臺,為商家提供更多選擇,“0傭金”的策略若在積極落地的過程中激起更大反響,就有可能倒逼美團、餓了么等平臺重新調整傭金結構。另一方面,騎手社保問題的解決,將改變這一就業(yè)群體的生存環(huán)境,而騎手網絡是外賣領域最堅實的支撐,留住更多騎手幾乎可以與占據更多市場份額掛鉤。
至少從目前來看,美團已經有所行動。就在京東宣布為騎手交社保的同一天,美團宣布將為全職及穩(wěn)定兼職騎手繳納社保,積極構建和諧勞動關系。在此之前,美團還上線了防疲勞機制,并取消超時罰款,以改善騎手勞動環(huán)境。顯然,新入局者已然成為引領者,外賣市場能夠真正邁出這一步,說是行業(yè)性的、時代性的進步也不為過。
即時零售生態(tài)初成
京東勝算幾何?
當然,京東入局外賣市場也不是沒有難點。
在此之前,外賣市場也有過不少“挑戰(zhàn)者”。從早期的百度、滴滴,到后來的抖音、快手,想分這塊兒蛋糕的不在少數。但直到現在,美團、餓了么拿走90%左右份額的局面仍未改變,尤其是影響力最大的美團,可以說是一家獨大。其中的原因除了大力度的平臺補貼之外,更重要的還在于美團更早地搭建起覆蓋面更大的地面騎手網絡,截至2023年,美團的騎手數量已經達到745萬,而像百度糯米、滴滴等平臺最終退出,也是在于配送成本過高,短時間內難以建立與之相抗的配送體系。
但京東讓市場看到了一爭之力。相比于其他的入局者,京東的核心優(yōu)勢在于其即時零售生態(tài)的協同效應,在入局外賣之前,京東在生鮮和即時配送領域已有布局。2024年,達達集團全面融入京東生態(tài),與原即時零售品牌京東小時達、京東到家全面整合升級為“京東秒送”。
官方數據顯示,截至去年9月末,京東秒送營業(yè)門店數超60萬家,同比增長了70%以上。目前,達達秒送130萬的活躍騎手,與覆蓋全國2300余縣區(qū)市的運力,也是京東外賣配送業(yè)務的主要支撐。
此外,從京東整個生態(tài)的發(fā)展來說,當前,傳統(tǒng)電商領域不斷迎來破局者,拼多多后來居上,抖音借助直播電商殺出重圍,身處其中的京東也需要更多突破口,以拉高整個生態(tài)的商業(yè)上限,外賣是一個不錯的出口。因為圍繞外賣的基建布局,其實打造的是可以逐漸覆蓋超市、便利店、藥店等周邊即時消費的生態(tài)網絡,并逐漸延伸向衣食住行相關的本地生活大生態(tài),從這個角度來說,京東做外賣,大概率只是個開始。
盡管在眼下,京東在短期內很難動搖美團的頭部地位,但基于自身優(yōu)勢的長期布局下,京東很可能成為一個有力的競爭者。并且,無論最終能否改寫格局,京東的鯰魚效應其實已經為商家、騎手和消費者帶來切實利益:多一個選擇,多一份議價權,多一層品質保障。這場戰(zhàn)役的終局,或許不是“誰取代誰”,而是通過充分競爭,讓外賣行業(yè)真正回歸服務的本質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