AI浪潮正在席卷全球并將為人類歷史打開新篇章。那么,除了夢幻的未來,它已經給普通人的生活帶來了多大改變?
舉例來說,可能連你家餐桌上的那枚雞蛋都正在被AI所滲透??偛课挥谒拇ǔ啥嫉牡捌蟆サ蠘肪驮诜e極擁抱AI,試圖率先在行業(yè)中掀起一場新的“雞蛋革命”——從一只開心的蛋雞開始,到一個快樂的人類管理員,再到消費者碗中美味健康的雞蛋,數據和AI的結合如何才能孵化出一只“好蛋”?
早在2003年,在四川綿陽的安昌江畔,圣迪樂村的6位年輕人就喊出了一個大膽的口號:給雞蛋革命!
當時國內雞蛋行業(yè)的現實是:蛋雞養(yǎng)殖業(yè)小而散,有品類無品牌,技術和標準缺失,養(yǎng)殖戶大多是以成本為導向,使用棉籽粕、菜籽粕、肉骨粉等替代玉米、大豆,導致雞蛋腥味重、口感差、品質低,還存在一定的食品安全隱患。就連從國外請來的咨詢專家都遺憾地告訴圣迪樂:現在中國不具備培育好雞蛋的土壤。
圣迪樂團隊不服氣,他們決定改變行業(yè)現狀;并從一開始就定位高端,推出了2元/枚的雞蛋,那時中國市場上一枚普通雞蛋的價格通常只要幾毛錢。
一枚好蛋從雞奶奶開始。圣迪樂一開始就從德國引入了羅曼種雞。為把控蛋品生產的每個環(huán)節(jié),圣迪樂自建從種雞、飼料、養(yǎng)殖、生產到供應鏈、銷售等全產業(yè)鏈。從雞苗到雞蛋上桌,整個鏈條被量化為1185個控制節(jié)點,全程可控、可追溯。他們還提出“耐克+麥當勞+沃爾瑪”,用“品牌+標準+規(guī)模”的模式,從綿陽起步逐漸走向全國。
經過20多年的努力,圣迪樂如今年銷售雞蛋25億枚,已在全國建有17個超五星生態(tài)養(yǎng)殖基地,蛋雞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超1500萬羽,排名全球第十二位,中國第二位。
在尼爾森2022年發(fā)布的全國現代渠道包裝鮮雞蛋市場零售指數報告中,圣迪樂高端價位(1.5元/枚)的銷售額和銷售量市場份額均位居全國第一。
如果說這是圣迪樂發(fā)起的第一次雞蛋革命,數字化就是他們的“第二次革命”。2019開始,圣迪樂及其所在的鐵騎力士開啟了一場浩浩蕩蕩的數字化轉型。集團總裁鄧先鋒告訴我們,數字化轉型和落地后的這幾年,鐵騎力士效率大幅提升,營收規(guī)模擴大了接近3倍。
圣迪樂發(fā)展規(guī)劃
這只是鐵騎力士嘗到的數字化的甜頭。依托數字、科技和生態(tài),鐵騎力士下一步要向千億邁進,而圣迪樂志在打造百億全產業(yè)鏈規(guī)模,成為中國第一雞蛋品牌,全球TOP10的雞蛋品牌。
AI將是他們從數字化到數智化、生態(tài)化的引擎。這意味著,鐵騎力士“第三次革命”要來了。值得一提的是,這不是圣迪樂或鐵騎力士單槍匹馬的事,它將是一場“共謀”。
用數據孵好蛋
20多年前,圣迪樂在傳統農牧行業(yè)推動“雞蛋革命”的時候,馬云和他創(chuàng)辦的阿里巴巴正在推動中國電商的歷史進程。20年后,他們在農牧業(yè)數字化的節(jié)點上相遇了。
阿里旗下的DaaS服務商瓴羊智能科技(下稱:瓴羊)成為鐵騎力士數字化變革的合作伙伴之一。借助瓴羊的全場景數據消費式的BI工具——Quick BI,圣迪樂真正實現了“用數據孵好蛋”。
走進圣迪樂的養(yǎng)殖基地,一列列標準化的雞籠在雞舍里整齊排開,雞媽媽們像是住進了6-8層的樓房。這里安裝了新風系統,常年保持溫度23—25度,濕度45%的舒適環(huán)境。
據說夏天溫度高的時候,員工都愿意端著飯去雞舍里吃,因為溫度、濕度適宜,也沒有人們想象中的雞舍的味道。
圣迪樂雞舍
想要雞蛋產得好,蛋雞們不僅住得舒適,還要吃好、喝好,不生病。所以雞舍里的喂養(yǎng)、調溫、撿蛋、糞污處理等工作都要按時且及時跟上。
圣迪樂采用全自動設備,實現了精準飼喂、自動飲水、自動除糞和自動集蛋等功能,還將設備與Quick BI連接,將數據實時顯示在智能化數字大屏上。
一線養(yǎng)殖人員可以通過大屏數據及時獲取雞舍里的環(huán)境參數及養(yǎng)殖過程中的各項監(jiān)測數據,確保雞群健康地生活和產蛋。同時,借助數據快速識別養(yǎng)殖過程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并做出調整。
比如,溫度對產蛋率會有顯著影響。當溫度升、降一度,整個雞群的產蛋率會下降10%左右。除了靠設備自動調整溫度,養(yǎng)殖人員也可以根據產蛋率調整溫度。
在雞蛋的消殺和分級過程中,各項數據也都會通過Quick BI顯示在大屏上。按照圣迪樂的產品標準,裂縫蛋、臟蛋等不合格的蛋都要淘汰掉;雞蛋的大小也要符合不同產品的要求。
蛋殼是雞蛋的天然保護屏障,一旦有裂縫會導致雞蛋加速變質,影響新鮮度和安全。除了人為造成的外力沖擊,裂縫蛋也可能是養(yǎng)殖過程中,蛋雞營養(yǎng)狀況不佳、蛋殼質量低導致了裂縫。
蛋雞的營養(yǎng)狀況也會直接影響雞蛋的大小。采食量、環(huán)境溫度、光照、雞體健康狀態(tài)等都可能影響其營養(yǎng)狀況。
這時養(yǎng)殖人員就需要根據裂縫蛋和雞蛋大小的數據等,反溯蛋雞的營養(yǎng)狀況,查找原因,并及時對飼料配方、環(huán)境參數等做出調整,以不斷提升雞蛋質量。
自動化養(yǎng)殖解放了人的手腳,提高了人效。在過去,一棟雞舍幾千只雞,需要多個養(yǎng)殖人員。現在,一棟雞舍12萬只雞,只需一個人,約相當于原來人員規(guī)模的1/20。
但每個養(yǎng)殖員都不是一個人在“單打獨斗”。他們背后,公司管理人員可以通過Quick BI打造的養(yǎng)殖駕駛艙系統,看到各個養(yǎng)殖場的全景數據。這樣,他們可以快速識別整個養(yǎng)殖過程中各種設施的運行情況,確保養(yǎng)殖場的高效、平穩(wěn)運轉。
比如,當養(yǎng)殖場淘汰雞的數據出現異常波動時,管理人員就可以提前發(fā)現諸如禽流感等的風險預兆,并采取防御措施,規(guī)避風險。
在鐵騎力士數字化中心總監(jiān)熊峰看來,Quick BI幫助圣迪樂從環(huán)境、養(yǎng)殖過程以及生物資產狀態(tài)的各種參數統一匯聚,并全面、方便地展示出來,幫助他們的團隊更好地發(fā)現和分析各種問題,提升了養(yǎng)殖效率。
給油車裝上了增程
一批雞蛋從雞舍出來,通過產送帶會進入加工車間,在那里完成洗刷、消毒、質檢,包裝等多個流程,之后才變成與消費者見面的商品。
生產線上的圣迪樂雞蛋
加工過程中,有一個突出的問題困擾圣迪樂,那就是蛋品的損耗率。損耗就意味著企業(yè)利潤的流失。
為降低損耗率,圣迪樂在生產環(huán)節(jié)設置了多個檢測點,主要工作就是“數蛋”。檢測點的數據會及時傳到Quick BI,這樣工作人員就能以每小時、每天的頻率獲取和分析雞蛋在各個環(huán)節(jié)的損耗率,并有針對性地采取措施,降低損耗。
在銷售渠道上,圣迪樂早期主要聚焦在線下的B端商家,是山姆會員店、物美、沃爾瑪等零售商超,以及百余家五星級酒店和國際餐飲巨頭的雞蛋供應商。
2014年起,圣迪樂開始逐步轉向C端市場,并在2019年加速推進在天貓、京東等平臺的電商業(yè)務。2020-2022年,圣迪樂連續(xù)蟬聯線上雞蛋行業(yè)類目銷量第一。
數字化轉型啟動以來,圣迪樂組建了全國統一的訂單中心,所有訂單均匯總到這里,然后分配給離用戶最近的養(yǎng)殖基地生產和發(fā)貨。這樣大大提高了食材的新鮮度,有可能今天早晨十點鐘左右產出的雞蛋,今天晚上就能送到消費者家里。
一顆雞蛋通過質檢出廠后,直到被安全、美味地吃進消費者的胃里,其服務周期才算真正結束。這個周期越短,消費者拿到的產品越新鮮,企業(yè)的周轉效率也越高。但當一年銷售量達25億枚雞蛋的時候,要做到周期越短意味著挑戰(zhàn)也越大。
以沃爾瑪、永輝這樣的大型商超為例,圣迪樂作為供應商,可以獲得賬號登陸他們的后臺查看自家產品的動銷數據。然后人工匯總數據,形成報告,再組織內部開會、匯報;最后才形成下步的營銷決策。
圣迪樂市場中心總監(jiān)肖春霞表示,在過去,這個過程通常以月為周期,數據和行動的滯后就可能帶來庫存的增加。而作為生鮮品類,滯銷的雞蛋最終可能就成了廢品。
糟糕的是,整個過程還耗費大量人力。在市場中心,肖春霞的同事每天早上至少要花2-3個小時才能完成頭天數據的收集和上傳匯報。
使用Quick BI后,一切都變得簡單:通過工具自動抓取圣迪樂在各個商超和電商平臺的動銷數據,并形成數據集;第二天一早,可能人還沒到公司,銷售數據就已經自動推送到業(yè)務員和相關中高層的手機上了。他們可以看到不同渠道、不同城市、不同門店的多維度數據。
“當這種動銷數據的匯報周期從月到日,然后現在到每個小時都能看到,它給我們市場營銷工作帶來的變化是巨大的”肖春霞說,之前他們只能掌握雞蛋在超市庫房和貨架上的情況,現在有了Quick BI,等于把眼睛和手延長到了更細的毛細血管里。
據我們了解,通過Quick BI在終端門店的應用,圣迪樂的銷售效率提升了40%以上。
在電商渠道,圣迪樂的市場團隊主要統計好評率、差評率、復購率幾個簡單維度的數據,而且半年甚至一年才做一次相關的數據收集和分析。
有了Quick BI,這件事情的周期不僅變成了月甚至周,而且可以獲得更精細的數據緯度:用戶好評是好在哪里,更喜歡產品口味,還是覺得產品更新鮮、更安全?
這對于解決問題提供了更高效的指導。比如,有段時間某個區(qū)域雞蛋的破損是導致差評最多的因素,他們就會定點去檢查和清除物流問題,及時改善消費者的體驗。
被Quick BI改變的不只是市場部門。用熊峰的話說,Quick BI讓每個業(yè)務人員都插上了數據翅膀的引擎;鐵騎力士與瓴羊合作后,這就像一輛油車裝上了增程式發(fā)動機,數字化轉型得到了更快速的應用和推廣。
從數字化到數智化
從自身發(fā)展階段來看,鐵騎力士的數字化轉型可以說是到了必須為之的階段。
1992年,鐵騎力士正式成立,他們從3.5 萬元、6 位員工起步,經過30多年耕耘,鐵騎力士已經發(fā)展成擁有 150 余家分子公司,業(yè)務涉及飼料、農牧、食品、生物工程等全產業(yè)鏈為一體,年營收超150 億元的集團公司。
在中國高端雞蛋(≧1.5元/枚)市場,圣迪樂的市占率常年保持60%以上。即便如此,其在中國整個雞蛋市場中占比依然不大。
作為全球最大的雞蛋生產和消費國,2023年時,中國雞蛋市場規(guī)模就超過3322.5億元。但這個市場相對分散,頭部蛋企市占率不高,真正家喻戶曉的頭部品牌數量有限。反觀國外,以美國為例,TOP品牌的行業(yè)集中度超過50%,其最大的雞蛋生產商卡爾梅恩的雞蛋產量約占美國雞蛋消費量的1/4。
中國雞蛋市場的現狀與中國經濟發(fā)展水平、農牧業(yè)的信息化基礎薄弱等都有密切關系。數字化水平不高一定程度上也制約了鐵騎力士的發(fā)展。
2019年前,鐵騎力士各個事業(yè)部都有自己的數字化系統,但彼此割裂,數據沒有打通。這導致整個企業(yè)的高層在決策時,難以獲得及時、有效的全貌的數據支持。
2019年5月,鐵騎力士投入上億元,開啟了由集團一把手帶頭,超千人參與,為時一年半的數字化大轉型;內部命名為“533數字化轉型變革”。為保證轉型的順利推進,他們甚至提出:“不換思想就換人”。
經過約5年的數字化落地,鐵騎力士的員工已經從最初的不習慣、抵觸狀態(tài),變得離不開數字化的工具。
對于員工來講,企業(yè)的數字化具象到他們的日常工作中,意味著大量的數據消費,制作各種報表分析業(yè)務。Quick BI作為簡單、易用的工具,支持使用者自己開發(fā)符合自身業(yè)務需求的報表。截至目前,鐵騎力士的員工已經基于Quick BI開發(fā)了400多張報表。
借助數字化轉型,鐵騎力士的運營效率大幅提升,包括流程效率提升了30%,訂單交付率提升了20%;人均收入提升了20%。
放眼國內的雞蛋行業(yè),競爭也在加劇,新品牌、新概念風起云涌,商家們希望通過卷價格、卷效率、卷規(guī)模、卷功能搶占更多份額。
按照圣迪樂的規(guī)劃,下一步他們將圍繞品牌化、規(guī)?;?、功能化等關鍵詞加速奔跑。在規(guī)模上,他們計劃賦能1000家農戶的方式,加速擴張,用5年時間將蛋雞養(yǎng)殖規(guī)模擴大到1億只。
鄧先鋒認為,數字化是支撐鐵騎力士未來發(fā)展的底座;而人工智能將助力他們實現從數字化到數智化。
鄧先鋒并不掩飾他們在AI時代的野心,他表示,將與瓴羊等合作伙伴一起,在AI的發(fā)展和應用上,將鐵騎力士打造成整個農牧食品行業(yè)的一桿旗幟。